篇一: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阅读,多积累,才能丰富知识。读完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虽然我仍有些不太理解,但还是给我很大的触动。 这本书,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篇,一篇是《狗·猫·鼠》,另一篇是《阿长与》。 《狗·猫·鼠》表面上是在写动物,其实,是借猫和鼠来讽刺当时的“正人君子”。鲁迅先生从禽兽的角度嘲讽了一些人甚至不如禽兽,也回忆了儿时救了一只小老鼠的经历和一些感受。 《阿长与》中,主要是回忆鲁迅先生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故事。一方面写出了阿长的唠叨,对鲁迅先生的严格管教,另一方面又写了长妈妈的朴实善良,千方百计帮鲁迅先生得到《山海经》。虽然对长妈妈有一些吐槽,但吐槽背后更多的是对长妈妈感激之情。鲁迅先生字里行间包含着深情,赞颂了长妈妈的善良、勤劳,同时也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的命运。 这本书,虽是回忆,但揭发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虽然没有深处那种社会环境,体会不是很深刻,但我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人们常说,鲁讯先生手中的笔,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层层剥落封建社会的黑暗,果真如此! 篇二: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郑越斯 《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这本书的作者名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毛泽东誉为“民族魂”。 《朝花夕拾》这本书,共分为十章,如“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等,都记述了鲁迅从一个天真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热血青年的一个个生活片段……在我读这本书时,印象最深的也是最喜欢的是《阿长与山海经》,在这一个故事中有一个人物是长妈妈,她生得黄胖而矮,由于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她有愚昧,迂腐作文人网Www.ZuoWenren.coM,迷信的一面,也有朴实,勤劳,可爱的一面。 在这章故事的开头作者讲述了自己为什么憎恶长妈妈,是因为他得知了长妈妈谋害了他的隐鼠。而长妈妈同时懂得了许多规矩,但让他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还是四本带画的《山海经》。而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回想起了他的保姆,即长妈妈,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三十年了,而作者却还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而感到婉惜,”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深深地怀念了他的长妈妈。 在这本书中我好似亲临了鲁迅先生的童年…… 篇三: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林然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这本书以记事为主,往往又夹以议论。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 鲁迅先生的文章常常富有深意,大部分讽刺了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与白话文反对者。其中也有一些批判了旧社会的封建教育。 其中二十四孝图这一篇对我来说是最记忆犹深的。讲述24个孝道,批判了当时封建社会对孝道的错误认识和孝道的虚伪残酷。鲁迅先生和我的想法一致,我也认为《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这两个故事是最让人寒心的。 郭巨为了孝敬父母,竟然将自己亲生孩子埋到土里,那可是一个生命啊,怎么可以将一个柔弱的生命埋起来?这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甚至连父亲都不算。 而老莱娱亲又是一种欺骗行为,一把年纪还扮小孩。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以不情为伦纪,将肉麻当做情趣。 这两种扭曲伦纪的行为被当成榜样,顶礼膜拜。这是在诱导人们向错误的方向发展,导致不正之风。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不可以将眼光停留在原来中。我们应该将这不正之风销毁,要对孝道拥有正确认识。而这两种孝道的虚伪残忍都不应该在现在社会中发现。所以我们都应该抵制这种不良风气! 篇四: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向往自由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代表作之一,这本书生动地描写出鲁迅童年时代与青年时代的故事。 读完《朝花夕拾》,我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印象最深刻,读这篇文章我很是享受。那不断从字里行间透出的天真烂漫,让人眼前不时浮现出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生动画面。这些文字仿佛穿越时空向我诉说着少年鲁迅向往自由,热爱自然的性格,以及他小时候快乐无忧的生活。读来,总让人十分向往那样简单的生活和那样单纯的快乐。 当然,书中也有“酸”。《父亲的病》这篇文章反映出那时社会的阴暗、当庸医草菅人命的现实。很多人,为了钱不择手段,又让人感到人生的悲哀。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质问他们: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们不会觉得惭愧吗?父亲的病已经那么严重了,但他们还只想着钱,用名医的称号,坑老百姓的钱,不管病人的生命安危,真是卑鄙无耻! 鲁迅曾说过:“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然自觉日渐瘦弱,也以为快乐。”这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使我受益匪浅。 篇五: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阅读的滋味 潘家烨 细细品读《朝花夕拾》,会发现这本小小的散文集充满了“酸、甜、苦、咸、辣”。 酸,是看到中国留学生麻木不仁,而产生了极大的震动;是因对当时的教书死板的不满。 甜,是在百草园翻墙角,捉昆虫的乐趣;是在五猖会看到一种叫“吹都都”的哨子;是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的一些好笑举动;是阅读《山海经》给作者带来的惊喜。 苦,是痛苦,是鲁迅面对父亲的病,无能为力,却听尽谗言,让父亲连死都没得到安宁,因此学了医,成为了所谓的“名人”;是永别的藤野先生,是失去的朋友范爱农,这些让鲁迅走进这黑暗的社会而不得解脱。 咸,是泪水,是看到腾野先生有教无类后的感动;是追忆,是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痛心。作者感人的散文,足以催人泪下,旧事的点滴是盐分染成的回忆。 辣,一看就知道是鲁迅的本色,“横眉冷对千夫指”,他的“辣”笔让反动文人和社会旧势力被痛打,而他的文章是针对社会的良药,那些最显著的文学特点读来让人铭记。 篇六: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邱诗彤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我从中感受到了鲁迅对故乡童年的怀念和对封建社会的教育的批评,写得可谓是妙笔生花! 这本书中有一篇《藤野先生》,我读来十分感动。藤野失生是鲁迅在日本学医时的老师,对鲁迅十分关心,他一一纠正鲁迅笔记上的错误,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纠正了。这样一直持续到他教完他所担任的公课。在他知道中国人很敬重鬼时,还担心鲁迅不肯解剖尸体,为他解围。藤处野先生诚恳、正直、真挚的爱,给了在异国他乡的鲁迅极大的鼓励。 藤野先生让我联想到在中国抗日战争时的一位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他来到中国,兢兢业业地工作,救死扶伤成了他的最高使命。在面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时,他毫不退缩,丝毫没有回国的意思,坚持留在了中国,最终在为病人做手术时不幸感染,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藤野先生和白求恩医生一样,他们都为自己的使命拼搏着。而我们,我们最高的使命不是报效祖国吗?所以,我们应该一丝不苟、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朝花夕拾》的内容简短却是一部经典之作,看来想看透这本书,我们还得细细体味啊! 篇七: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朱潇涵 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过:“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可见他的童年多么有味道,即使时光久远,也记忆深刻。就像日出时的桃花,在阳光的照映下绽放出它的美,在清晨中散发出它的香,那美就映在你心中,令人回味无穷。 每个人的童年就像五味瓶,有苦有甜。我读过鲁迅先生的一篇篇童年回忆画面,一切是那天真烂漫。他很顽皮,在百草园,牵连不断地拔着何首乌根。最让我有印象,是鲁迅先生听故事被教训: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句话使我想起小时候出门上一课,父母常常叮嘱我们不要听陌生人的话,别跟他走。有时却不以为是,很不耐烦,可那是父母对我的关心。 我只迷迷糊糊记得,我的童年大部分被压在学习下,被埋在堆积如山的试卷下,周围的视野被挡在教室中。快乐的时光却在节假日里,能有出去玩耍的时间,然而要好好珍惜,尤其是过年到温州买衣服,甭提有多兴奋了。童年并无多少美好时光。 童年就像星空中璀璨的明珠,我是多么向往鲁迅的童年,向往鲁迅的百草园无穷无尽的趣味! 篇八: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我手里拿着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细细的品味着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年少轻狂的童真。他童年并不绚丽,同时也并不乏味。 《朝花夕拾》是一部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记录了鲁迅先生儿童时期的各种经历的事情,回味起童年的点点滴滴,心中还能体会到当初的味道,想必应该是别有一番风味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动物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更加精彩,趁大人们不注意,孩子们用神不知鬼不觉的速度钻进了百草园。油蛉在那里低唱,蟋蟀也来伴奏。鲁迅先生的童年好像是在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的形容是枯燥、乏味。如果稍微偷懒一下,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一句“人都到哪里去啦?”喊回来,整天不是读书就是读书,十分没趣。这有趣的场景我想起来就觉得好笑。 鲁迅先生的童年趣味横生,而鲁迅先生的中年更是为国奉献。他非常具有战斗精神,他用他的一支笔与敌人进行战斗,他创作了大量作品,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如今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发努力。 篇九: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了一位挚友。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鲁迅先生所作的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它蕴藏着鲁迅先生对儿时的回忆,也饱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 本书涉及的人物多而杂,但你也不难了解主要人物的特点:长妈妈的朴实粗拙,寿镜吾老先生的严厉,有“神医”的草菅人命,有衍太太的另一种“关爱”,有藤野先生的责任心,也有范爱农的直率…… 在当时封建主义的影响下,小鲁迅所受到的教育也是老式的。他从小时候听阿长迷信奇怪的故事,后来又准备做一个孝子,《二十四孝图》中的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也对小鲁迅产生了不小影响…… 细细品读,我们也可以读出鲁迅先生对反对白话者的强烈态度。“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鲁迅先生带头宣传白话,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体会到他的爱国之心,和“拯救”中国青年的决心! 《朝花夕拾》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了解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的重要书籍,也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篇十: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晨曦微露,清晨的第一抹阳光照耀大地,花儿尚带着的几许渐渐蒸融。时光流转暮色已至,轻轻拾起早晨的花儿,这是心底最美好的回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幼年到到青年生活的散文集,其有快乐,有迷惘,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 读《猫·狗·鼠》我知道猫暗指的是虚伪凶残的反动派文人,隐鼠则代表令人同情的弱者,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现代评论派的资本主义文人的讽刺。 读《阿长与山海经>》,我仿佛看到了活生生的长妈妈,她有很多缺点,粗俗,迷信愚味,喜欢背地里说是非,但她又是善良朴实,对我真心关爱的。我想,正是这样,才使鲁迅在后来,那么的尊敬与怀念。 读《藤野先生》我不由得对他生出敬佩。他生活简朴,不拘小节,治学严谨,尊重科学,对学生细心关怀。对学生民族信仰事重。这样的藤野先生如何不叫人敬佩? 读《无常》我看到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人而鬼”本质的批判。读《五猖会》我看到了鲁迅对封建教育的不满,读…… 读《朝花夕拾》,了解当时社会,了解当时国人的生存状态。 篇十一: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童年是一首天真烂漫的诗,童年是一幅五彩绚烂的画,童年是鲁迅笔下的一个百草园。你想了解大文豪鲁迅的童年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朝花夕拾》,走进他的“百草园”。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我们对他的印象一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是在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又能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书中记述了鲁迅从童年的游戏、玩乐到读书的一段成长经历。 百草园应该是鲁迅一生中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这是一个奇趣无比的乐园,那里有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碧绿的菜畦;树叶里长吟的鸣蝉、弹琴的蟋蟀、低唱的油蛉,简直是一场《夏日昆虫交响曲》;这里还有“美女蛇”的传说,雪地捕鸟的故事呢,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进入?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外公家的菜园,它也是我的乐园。每次到外公家,我都会迫不及待冲进我的“百草园”,去淌过园的小河边捕鱼、抓螃蟹,园子里捕蜻蜓,捞蝌蚪;夏天的大西瓜,冬天的甘蔗……都是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我想,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大概都是一样的吧? 篇十二: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张嵩岳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它就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童年中有哭也有笑,但对我们自已来说都是足以令人回味无穷的。因为在自己的记忆里,童年往往都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写的就是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在当时的年代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 鲁迅先生在这本书中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所难忘的人和事令他回味无穷,以至多年后也一样记忆犹新。小时候,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大人的认可,而父亲也不能理解他。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我认为这篇章写得非常好。不仅构思严谨,而且文章中的语言都极有特色。可能是因为学过的缘故,每每读到文章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好像我也是这样,渴望自由,而不愿意被约束。也能引起我许许多多关于小时候的回忆。那时的我同样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玩耍。 童年是美好的,鲁迅的童年却特别精彩,读后令我有感而发。每读里面的一篇文章,就读出了真真切切的感情,犹如亲身经历一般。 整本书记叙自己生活中的事,用朴素的语言勾起读者对童年和故土的记忆,让人回味无穷。 篇十三: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寒假期间,我看了一本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回忆自己童年往事的散文集,共十篇,原名为《旧事重提》。 这本书记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生活和青年时期的求学历程,追忆难以忘怀的往事,抒发对旧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狗、猫、鼠》批判了徐志摩、陈西滢等当时现代评论派针锋相对的局面;《阿长与山海经》讲述了他对当时长妈妈的怀念之情;《五猖会》记叙了儿时要去看五猖会,十分高兴,但父亲让背书的一盆冷水浇灭了他的好心情,值得让家长、老师深思;《父亲的病》道出了自己对父亲的最大过错…… 每一篇文章都那么令人深思,感悟,也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生活环境,也看出了鲁迅先生十分执著于生活,并且非常希望改善当时旧中国的局面。 《朝花夕拾》虽然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但并不只是简单叙述往事,而撷取了他回忆中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选择极富个性的细节和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使作品充满了浓重的生活气息。 鲁迅先生写的是个人生活,却具体生动地凸显了当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而且他还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加充满诗情画意。 篇十四: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朝花夕拾》是一篇童年散文集,读完了这本书,掩卷沉思使我不禁感慨万千。 《朝花夕拾》讲述一个鲁迅先生在童年里的事情,他与仇猫的故事,和阿长读《山海经》的故事,鲁迅先生非常讨厌猫,因为猫把鲁迅先生最喜欢的隐鼠给吃了,阿虽然不认识字但还是依然读《山海经》这本很好看的书。这一本书能给我们童年带来快乐,带来好处。 在《朝花夕拾》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非常喜欢看《山海经》,阿长也喜欢,阿长就去老远的地方给作者买这本书。 读完了《朝花夕拾》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只要对别人有好处的,都可以去做每一件事,如果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我想到了自己,以前我都不想给别人讲题,我也不愿意给别人东西,本来我也是愿意给,可我再想一想,我就不想给别人东西了,但是我想到了阿长,我便放弃了这一个念头,就愿意给别人了。所以,以后我都愿意给别人东西了,我们一定要学会善良,善良可以融化任何一个心灵。但是,如果别人做了让你伤心的事,你也会学会原谅他。 从鲁迅写的《朝花夕拾》中,我学会了要善良,学会了乐于助人,不能自私自利。 篇十五: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作品,这是,鲁迅先生在晚年时回味着自己童年时的点点滴滴,他童年并不绚丽,同时也并不乏味。 《朝花夕拾》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活灵活现的人物,富有饱满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着监禁人们的旧社会。以一个小孩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让我们读起来更有亲切之感。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这一篇故事,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鲜明对比,表现了鲁迅先生儿时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也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儿时时光是美好的,也是令人回忆的。可时间是无情的,他抱着童年越走越远,童年时留下的脚印越来越浅,在一次翻开《朝花夕拾》,让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回忆童年时的美好,怀念童年时的点点滴滴。